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绩效 >

为何我们必须反对核污水排放?核污染的影响比你想象中严重得多

2023-08-30 22:01:23    来源:百度新闻

海洋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更离不开海洋。然而,就在近期,世界上却发生了一件危害海洋环境乃至人类生存的大事!

2023年8月24日中午12点(日本当地时间13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东京电力公司称,排海时间会至少持续30年。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核废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8月24日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新华社/法新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储存12年的核污水将要流向哪里?

为什么日本会存有如此大量的核污水?时间还要追溯到2011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继而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氢气爆炸事故。福岛核事故后,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冷却水,用以冷却仍在释放衰变余热的堆芯,由于福岛核电站地势的原因,很多地下水和雨水一直源源不断地往福岛核电站区域冲刷进去,导致这些核污水的量越来越多。

如今,12年过去了,核污水的总量已达到一个巨大的量级。

据日本共同社的消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约有134万吨,2023年度将把约3.12万吨核污染水分4次排放,每次约排放7800吨。

福岛核污水大量被储存

日本排放的核污染水的去向到底是哪里?

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福岛核污染水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事实上,早在2021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的团队就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并实现了福岛核污水排放计划的长期模拟。

其中,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在第2400天时,中国东南沿岸海域主要呈现浓度较低的浅粉色,而北美西侧海域已经基本被浓度较高的红色覆盖。

日本排放核污水流向(来源:新华网)

此外,洋流也会影响核污水的流经方向与污染程度。

众所周知,福岛处于日本暖流(向北)和千岛寒流(向南)交汇的地方,所以大部分污染物不会沿着陆地边缘向南北方向迁移,而是随着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

在洋流的影响下,福岛核污水排放第4000天时圣迭戈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大约为0.01个单位,这一数值已经是宫崎的3倍左右、上海的40倍左右。

这一结果也意味着,在核污水排放的早期,应主要考虑它对亚洲沿岸的影响。但在后期,由于北美沿岸海域的污染物浓度将持续高于大部分东亚沿岸海域,需要重点关注北美沿岸海域的受影响情况。

海鲜还能吃吗?

福岛核污水中到底有什么?

事实上,这里边含有的有害物质远比我们想象中可怕得多。

早在2020年,国际环保组织就发表了一篇题为《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危机》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与核电站在正常运行中产生的核废水不同,核污染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放射性碳-14,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所使用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去除碳-14。据报道,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其中氚、碳-14、碘-129碘-129和钴-60等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

“核污水”与“核废水”存在本质不同(来源:@_bubblyabby_)

这些无法进行处理的放射性元素会对我们的人体产生什么伤害?

以放射性核素“氚”为例,极微量的氚对人体影响较小,但氚的氧化物能够最大程度地被肺脏组织和无损伤的皮肤所吸收,会对遗传、生殖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伤害。

铯-137具有较强的放射性、挥发性以及活性,环境中的铯-137进入人体后容易滞留在全身软组织,摄入量过大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那么,240天核污水到达中国沿海后,海鲜还能吃吗?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肯·布塞勒表示:“核污染水中不同水平的放射性核素会造成更大的生态风险,因为它们更容易融入海洋生物群和海底沉积物中。”

辐射量超标的辐射鱼(来源:天下财经)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沿海地区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即便是国产海鲜,如果是在被核污水污染水域,肉质依然可能含放射性物质。

相关专家认为:这种非常微小的低剂量辐射通过食物链富集,是否会导致长期的伤害,或者对于下一代是否会产生遗传性的风险,存在随机性的效应。也就是说,从概率上来讲,长期低剂量辐射致病几率要比未受辐射的要大,但这种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并不清楚。不过,面对这些,民众也不用过于恐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开展监测,满足标准后就可以食用了。

总而言之,核污染水进入海洋之后,人类将永远无法按下返回键。面对未来即将到来的环境灾难,我们不必过度恐惧,我国政府将在科学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全力保障餐桌安全。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