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绩效 >

科技赋农蹚出乡村振兴路,兖州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

2023-09-01 05:18:27    来源:齐鲁壹点

近年来,山东济宁(兖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依托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科技研发、良种培育、农业示范为驱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设施农业,蹚出了一条科技赋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强化科技要素支撑,彰显现代农业活力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山东济宁(兖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搭建科创平台,引进高技术人才,加快新品种研发,成为鲁西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和农业人才集聚地。


(资料图)

“借脑”引智,提升创新力。园区把科技研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支撑,内引外联,“借脑”发展,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招引高精尖人才,出台优惠政策支持科技研发,为农业发展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

搭建科创平台,“植入”驱动力。园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支持,引导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在园区设立科研机构和研发平台,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培育本土人才相结合,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驱动力。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平台1个,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院士工作站2个,市级农业高新技术科普工作室1个。

科研持续发力,本土培育出硕果。园区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研发“蝴蝶兰多倍体诱变”“蝴蝶兰属植物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技术,培育蝴蝶兰新品种50余个;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金银花、杭白菊等中药材改良种植品种;与中国农业大学在植物疫苗(VDAL)应用于花卉、蔬菜、食用菌等方面进行合作试验;与青岛农业大学在富硒小麦新品种种植方面开展合作。

探索多元模式,特色农业千帆竞发

现代农业的方向和出路在哪里?山东济宁(兖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在实践探索中寻找答案。园区不断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整合各类优势资源,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带着项目来”“企业带着技术来”“产业带着市场来”,初步形成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可示范推广的农业特色产业。

全方位服务,企业落户拎包入住。园区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智能化温室大棚、现代化的组培室量身定做,大大节省建设周期,企业轻资产放心经营。园区投资建设了5万平方米的智能化温室、7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和3000平方米的植物组培室,全部用于企业的蝴蝶兰、凤梨、红掌、绿植、盆景等花卉的工厂化育苗。目前,该园区年产蝴蝶兰组培瓶苗1000万株,其余各类花卉成花500万株能力。

围绕发展特色养殖业,该园区有效利用闲置资源,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引进光伏棚下养殖蚯蚓、中华钳蝎和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农光互补土地农业利用率达到90%,打造了1处国家级药食同源中药养殖基地。该园区还引进了航天大豆、富硒小麦等良种试验培育和推广工作。

园区形成了工厂化育苗、农光互补、订单农业、良种培育等5种产业发展模式,入驻企业达到21家。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拉长农民产业致富链

发展科技型农业最终目的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山东济宁(兖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以科技赋能为核心,在农业新品种的科研、繁育、生产育种、工厂化育苗等方面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采取“园区+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打造优势产业,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增收致富开出“良方”。

目前,该园区已初步形成了高档花卉、食用菌、中药种植、良种推广等农业产业链条。园区高档花卉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带动当地400余户农民就业,每年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杭白菊、金银花中药材产业,辐射带动兖州及周边县域发展杭白菊3000余亩,年产值1200万元,每年增加农民收入300万元。发展食用菌种植业,带动周边镇街100余个村庄的农民种植食用菌。

济宁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天祥表示,我们将用足用好各种资源要素,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探索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让更多农民从科技农业中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通讯员 张树锋 刘森 记者 康岩

关键词:

相关阅读